星期四, 11月 23, 2006

我與古典樂


作者:

曾幾何時我也是喜歡聽流行音樂的普羅人家,尤其是在國三那段時間更迷上伍百那率性的音樂風。但是當我開始接觸古典樂之後就愈來愈無法忍受流行音樂那種虛擬的樂器以及草率的創作。但我也不是一開始就完全沉浸在超越時空界限的古典樂,我也是那種聽古典樂聽到打瞌睡的人,當第一樂章結束之後整顆腦袋就開始昏昏沉沉,接著就倒在背後的彈簧床上。漸漸地愈聽愈多之後,即使自己再怎麼疲憊不堪也不會倒頭就睡。我一直在思考我是不是真的喜歡古典音樂,還是因為我在不斷的自我催眠之後才習慣那種音樂風格,我想這是我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就如同你長期讓一名嗷嗷待哺的嬰孩每天圍繞在「好球」、「safe」、「outdoor」的術語之中,那名孩童在長大之後必定也喜歡棒球一樣,這就是同理可證的實際應用。

其實我一開始也不是生吞活剝整首交響曲,剛入門的我連聽一首二十多分鐘的莫札特都會想睡覺,怎麼會耐的住性子好好坐在椅子上聽完呢。於是我就買了幾張名曲選輯做入門。這些唱片當然是資深古典樂迷所不屑聽之,但我認為這只是個過渡階段,也是對那些完全沒接觸古典樂的民眾最適合的入門途徑。當你聽完這些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曲子之後,你自然而然就會想去一窺全曲面貌,這也是我建議的入門方式。

這一路走來的確非常辛苦,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缺乏那個市場,所以一般想入門的人都會求助無門。在我剛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不管在出版界或網路上,相關的資料嚴重不足,而且也沒有資深的樂迷帶領我深入其中,所以什麼東西都要自己去摸索,例如:作曲家生平、作品的創作動機與意含、指揮對於樂曲的詮釋、演奏家的風格等……。於是我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品味,雖然還不是很成熟,但已經有自己心儀的演奏家與作曲家。另外在聆聽古典樂最重要的是要拋棄一切成見,因為光是一首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就有千百種的表現手法,當然剛入門的人一定聽不出來其中的差異,但當你聽多之後就開始產生主觀性的認知,這當然是一件好事,表示你已經建立起自己的品味,但換言之你就會對其他指揮家或演奏家的詮釋產生排斥,這就不是個好現象,所以聽古典樂不能有太強烈的主觀意識,否則就只會將自己給活活鎖死。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Yuren:
我的blog被迫轉址
請將原先網址的yam改成roodo即可

話說回來
現在使用我網域名稱的是一名女學生
嘿嘿

Yuren Ju 提到...

收到~
這次 web-tv 有點粗暴了,很多人有些不滿。